Other articles


  1. 新手向教程:用 Photoshop 将照片处理成扫描的效果

    最近接到一个简单但十分繁琐的任务,要将几百张用手机、微单拍下来的文档照片,处理成方便打印的效果,也就是类似扫描的效果。本文记录了我用 Photoshop 处理用到的几个小技巧,虽然都是比较初级的办法,但希望能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借鉴。

    达到扫描效果

    相机拍出来的照片与扫描仪扫出来的图片,最显著的区别是照片中,白纸上由于光线的原因,会出现亮度的差异,而扫描仪则会直接把这些部分「还原」成纸原来的纯白色,直接抹掉灰度较低的部分。

    要做到这一步,其实比较简单,可参考这篇文章的做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 导入所拍的照片,复制背景图层。
    2. 对背景副本图层使用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半径为100像素。
    3. 将背景副本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划分」(图层)。
    4. 添加曲线调整层(调整-曲线),把曲线中部拉低一些,使得文字更清楚。
    5. 合并可见图层。
    6. 用柔画笔擦掉多余的噪点和边缘的背景等。

    至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达到基本与扫描的效果一致,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效果不佳,这时用类似的方法做一些微调即可。

    局部加黑

    有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某些地方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文字显得非常淡,在墨不太足的打印机上打印出来可能根本看不见,这时就需要对局部进行加黑了,也很简单 …

    read more
  2. 如何在Windows下给Vim安装YouCompleteMe

    更合理的一个标题是「A (far from perfect) guide for installing YouCompleteMe under Windows」,因为虽然我已经成功地安装好了YCM,但确实全程都非常不优雅。此处「优雅」的定义为有良好的可重现能力,换一台机器同样可以比较轻松地重新安装一遍。不管怎样,不优雅的过程还是值得记录一下的。

    由于YCM官方没有提供Windows下的安装指南,我主要参考的是Haroogan的方案

    安装YCM有几个基本的要求:

    1. 包含Python支持的Vim版本。
    2. LLVM/Clang,具体地说其实是libclang.dll这一个文件。
    3. Haroogan预编译好的YCM库,主要是指ycm_core.pyd这个文件。

    检查Vim的Python支持的办法是在cmd中运行python --version看看出来的Python前面是否有加号,或者在Vim中执行:echo has('python')。不过相信会看这篇文章的多半是从官网下的gvim74,很不幸地这个版本并不支持Python。

    不过Haroogan同学很贴心地给出了全套解决方案,上面的三个基本要求他都提供了预编译好的版本:

    1. 带Python和其它一大票语言支持的Vim
    2. LLVM …
    read more
  3. Vim 系列(三) 进入 comfort zone

    尝试从 Sublime 迁移到 Vim 有一些时间了,现在基本适应(算不上熟悉)它的基本操作方式,配置了一些用得上的插件,基本上可以说进入 comfort zone 了。这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一方面适应了 vim 某些方面更便捷的一些操作,另一方面,也基本找到了 sublime 中一些很常用功能的替代品。

    首先是学会了安装插件,我采用的办法是 Pathogen。虽然网上现在现多的声音支持 Vundle,它也似乎相对更接近 sublime 中的 package control 的功能,但对我而言它有一个非常大的不便,就是必须信赖 GIT,而我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想法去折腾它。另一方面,Pathogen 相对简单很多,新建一个 bundle 文件夹,然后把相应的插件从 Github 上下载下来丢到里面即可(感谢 Github 提供了从网页下载 zip …

    read more
  4. 修复Windows中批处理启动Vim的奇怪问题

    现在在笔记本和工作站上都安装上了 Vim,但这两天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SP3 上在批处理文件中启动 vim 时,会非常不按常规地出现或关闭命令行窗口。本来加 start 是继续批处理的后面命令或者直接关掉命令行,结果莫名其妙总是多出来一个窗口,需要等它执行完再进行下一个命令的时候它又变成了加 start 的模式。

    经过排查,发现直接运行 gvim 或者 vim 的时候显示的工作目录是 C:\Windows,总算明白问题出在安装时勾上的 create bat file to use in command line (凭记忆写的,大概这个意思),它其实在这个目录下创建了一个快捷方式。把这个一点都不快捷的bat删掉(以防万一只在文件名加.bak),然后把真正的 gvim.exe 所在目录加入到系统 PATH,这样处理之后,问题就解决了。

    read more
  5. Vim 系列(二) 试用 Vim 几天的体会

    如前所述,最近尝试着把主要的文本编辑器从 Sublime Text 3 迁移到 Vim,试用了几天,有一些体会,本文尝试做一些小结。

    总的来说,从一个传统的编辑器到 Vim 的感觉,感觉很类似于学五笔的过程。

    从拼音到五笔,基本上是一个不向后兼容的过程,最开始的时候需要记忆一些东西,在前面不熟悉的一个月到甚至几个月,使用的时候还需要时不时地动脑想某个字或词的拆法。而等到使用了五笔一年以上之后,绝大部分字词的编码就开始形成肌肉记忆了,从这时候开始,打字速度就开始产生了质的提升。

    而刚开始使用 Vim 的时候,也有很强烈的这种感觉。最明显的一点是更方便但不那么直观的 HJKL 移动光标,对于习惯了鼠标或者方向键移动的人来说,就像是习惯了打拼音突然要打出一级简码一样,虽然方便,但经常都会按下以前熟悉的键才反应过来,哦,按错了。

    除此之外,由于我对 ST3 已经算是中度用户了,平时常用的快捷键大概也有十来个,一些 ST3 中很有特色的便携操作比如多列编辑、ctrl-D 的 multi-selection 等等,都暂时没有找到在 …

    read more

Page 1 / 2 »

links

social